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电影不卡,当众扒开双腿调教花蒂,亚洲中文字幕日本无线码,国产网红主播精品福利大秀专区

資訊中心
行業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資訊中心 - 行業資訊

2017鋁業style:一場政策引導的改革大戲

字體大小:

  隨著以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為重點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式拉開帷幕,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強調,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過去的一年,對鋁行業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不論是此起彼伏的價格走勢,不斷追加的國家政策,還是走向高端化的應用領域,鋁行業在貫徹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建設有色金屬強國的目標下,狠抓創新發展,積極推進轉方式、調結構、促轉型,以需求為導向,擴大鋁應用,在化解過剩產能、促進國際產能合作,應對貿易摩擦等方面均取得了諸多成效,有力地促進了行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動能,提升國際競爭力,推動了行業健康發展。


  化解過剩產能1000萬噸產能退出舞臺

  如果說2017年鋁行業最引人關注的熱點是什么?去產能絕對是這場工業鋁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周年大典中的重頭戲。

  自2013年以來,鋁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成為了行業不可治愈的頑疾,不降反升,行業惡性競爭愈演愈烈,作為化解過剩產能大戰中的“不毛之地”,電解鋁行業違規建設項目頗多成為了影響行業健康發展的“攔路虎”。

  2017年以來,隨著國家對煤炭、鋼鐵去產能收獲成效,電解鋁化解過剩產能攻堅成為了一道重題,加大力度、嚴查嚴管,國家似乎意欲啃下這塊多年留存的“硬骨頭”。

  2017年2月,一個轟動幾大高耗能產業的政策出臺了,國家十六部委聯合,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發布了《關于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指出,以鋼鐵、煤炭、電解鋁等行業為重點,使一批能耗、環保、安全、技術達不到標準以及生產不合格產品或淘汰類產能,依法依規關停退出。緊隨其后,4月,國家四部委又聯合發布了專門針對電解鋁行業的整頓方案《清理整頓電解鋁行業違法違規項目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確將用6個月時間,清理2013年5月以來新建的電解鋁產能,全面完成電解鋁違規違法項目清理整頓工作。

  一場以圍繞清理整頓違規違法電解鋁項目的國家“動作”就此開啟:水利部出臺新規嚴控電解鋁等產能過剩項目用水;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督查違法違規建設的自備電廠,全面清理自備電廠欠繳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工信部下發關于企業集團內部電解鋁跨省產能置換的配套文件;山東、河南、新疆等鋁工業大省紛紛出臺攻堅方案和相關政策,嚴管嚴控電解鋁新增產能,嚴查違規違法產能……

  在經過一系列嚴控產能政策的助推下,電解鋁行業受到了一場身心洗禮,一直以“擴張”為代名詞的產業,被注下一針“強力鎮定劑”。據了解,2017年以來,我國已有約500萬噸電解鋁建成產能停產,另有約500萬噸在建產能停建,總計涉及違法違規電解鋁產能近1000萬噸,有效遏制了電解鋁新增產能過快增長的趨勢。

  實際上,能夠實現近1000萬噸產能退出市場的原因無外乎三點:政策引導、地方政府和行業協會推動、鋁行業企業的配合。而對于2017年來說,其著重點在于政策引導。政策實施后,行業出現明顯效果,2017年11月份原鋁產量235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16.8%,連續5個月下滑,產量降至2015年2月以來最低值;鋁價在2017年上半年出現上揚,行業整體向好;前11個月鋁冶煉行業盈利達342.7億元,同比增長55.4%。

  2017年上半年鋁價一片向好,但在下半年卻不禁讓人大跌眼鏡。據上海三月期貨顯示,2017年9月鋁價最高達到1.7萬元/噸,隨后開始下跌,至2017年12月,鋁價跌至最低值1.4萬元/噸。分析原因認為,雖鋁行業生產出現拐點,但2017年10~12月份,鋁庫存量卻一直在1600萬噸左右徘徊,居高不下,市場預測的庫存拐點也沒有如預期般出現;其次,《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即“2+26”開始實施,但各地的執行情況卻與預期效果有一定差距。

  此后,2017年12月26日,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山東省委、省政府反饋督查意見,再次給電解鋁行業價格打了一劑“強心針”,鋁價重新恢復至1.5萬元/噸左右。

  因此,我國電解鋁行業化解過剩產能的工作仍然任重道遠,2018年,需繼續堅決嚴控新增產能,避免行業盲目擴張的出現。


  可持續發展環保加碼帶來新挑戰

  提到可持續性發展,節能環保、循環利用近年來一直是全行業乃至全國、全世界著重關注的主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轉化也體現在資源能源領域。

  2017年被稱為中國工業的環保元年和資源能源綜合利用的“拐點”之年。面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特別是面對資源、能源出現短缺等不利因素下,可持續發展、節能減排不單單是企業面臨的重大課題,更是全國各行各業未來發展的共識。

  2017年2月,環保部等4部委會同北京、天津、河北等6省市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該方案提出了更加嚴格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和更大力度的大氣污染治理舉措。8月,環保部等部委再次加碼,出臺了“2+26”城市污染治理方案。明確規定,采暖季有色行業采取電解鋁、氧化鋁限產30%以上,炭素企業達不到特別排放限值的實行全部停產,達到特別限值的限產50%以上。同期,環保部決定修改《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同時修改《再生銅、鋁、鉛、鋅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其中,都將增加“無組織排放控制措施”。

  近年來,我國鋁工業在節能環保方面也做了許多必要工作,更加高效、大型的設備投入使用,節能減排指標逐步優化,鋁能耗也實現了大幅降低。氧化鋁綜合能耗從583.2千克標準煤/噸下降到382千克標準煤/噸,鋁錠綜合交流電耗由13844千瓦時/噸下降到13599千瓦時/噸,相當于每年減少標煤消耗近3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800萬噸。一些企業也隨即實施環保改造,如魏橋創業集團率先實施電解鋁廢氣超低排放改造,改造后的廢氣外排指標為顆粒物2毫克/立方米左右、二氧化硫10毫克/立方米左右、氟化物1毫克/立方米左右,遠低于《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實現了超低排放,位居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看來,我國多數鋁企業的能耗指標、排放指標基本都能夠達到標準,但對于鋁行業巨大的產業規模來說,雖然在能源消耗上達到要求,但生產總量所消耗的能源疊加與區域環境承載力之間的沖突以及部分歷史遺留問題讓鋁企業必須將節能減排、產業發展、區域經濟發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而國家一系列政策法規的出臺,使鋁行業在節能方面面臨很多挑戰,同時也對鋁行業的環保治理和綠色發展,提出了更加嚴苛的新要求。

  因此,節能減排不僅在于行業發展的需要,更在于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要積極進行科技創新,轉型升級,轉變思想和發展模式,從高耗能向綠色、低碳、循環利用轉型,持續提升資源綜合利用、循環利用、集約化利用能力,以綠色環保為主線,實現鋁工業與環境的和諧并進發展。

  領域拓展基礎應用培育鋁業“新動能”

  近年來,鋁消費量一直是大家熱議的話題之一,更有很多人質疑,面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需求下滑,如此之龐大的產業能否一如既往保持巨大應用量?

  業內專家認為,鋁行業消費目前正處于一個從傳統領域到新興領域的換擋期,未來幾年,隨著鋁應用領域的逐步擴大,以及建筑業對鋁需求的下降,人均需求量和新興的基礎應用領域需求量將逐步增長,一定程度上也彌補了建筑業所留下的空白,行業將進入一個需求平臺期。

  此外,鋁具有的可再生優勢是未來鋁工業發展不應回避的重點。據統計,2016年我國再生鋁僅占國內鋁消費的16%,而一些發達國家普遍消費率在30%以上。未來5~15年,我國再生鋁供應量會明顯增加,預計到2020年,我國再生鋁供應量有望達到900萬噸。因此,面對鋁需求進入平臺期以及再生鋁行業對傳統電解鋁行業的沖擊,未來我國電解鋁需求量將下降。因此,繼續在擴大鋁應用領域下功夫,著力推動鋁應用大有可為。

  如果鋁消費正如記者所說的平臺期將至,那么,鋁業“新動能”在哪里?

  在國家、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下,近年來,“綠色鋁”宣傳逐漸深入人心,“以鋁代鋼”“以鋁節木”“以鋁節銅”為突破點的應用推廣在不斷進行。2017年以來,鋁應用領域層出不窮,從傳統領域轉型升級,闊步向前,在一些極具競爭優勢的高端裝備和高端產業領域實現了大跨步的突破,引領了中國制造新跨越,為我國國防軍工和國家重大科技工程項目作出了突出貢獻。

  一張張耀眼的成績單正闖進人們的視野:C919大飛機騰空而起,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遨游太空,“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和我國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沖破云霄,以及我國鋁企成功為波音供給鋁材;風靡一時的共享單車也為鋁材應用拿下了又一大筆消費單;全鋁汽車逐步推廣,鋁合金廂式貨車、油罐車、新能源公交車大量替代傳統鋼制車輛,受到了用戶和消費者的一致好評;吉林、重慶也把鋁合金列入到了地鐵列車的推廣應用行列;建筑用鋁合金模板規模從應用量僅3%提升到至今的近20%;鋁合金天橋已經在全國各大城市建成40余座;鋁燃料電池也從理論階段走到了產業化應用;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鋁合金家具作為今年鋁應用推廣的一大重點,成為了鋁行業和家具行業的熱點話題,被譽為極具發展前景的產業……

  與此同時,據統計,我國國內鋁消費結構主要集中在建筑領域,而交通運輸業和包裝業的消費量與北美及一些發達國家相比,分別較之低11%和10%以上。可以看到,在交通運輸和包裝業領域仍將是未來我國鋁應用的突破口。再從一些如航空航天等高端應用領域來看,我國鋁材的用量也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許多高強鋁材仍依賴進口

  此外,鋁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和導熱性,且重量輕、延展性好,作為綠色金屬、儲能金屬,在輕量化和循環利用等方面均具有極大優勢,2017年我國提出,將大力推進鋁合金這種可再生循環材料在汽車上的應用,2020年達到單車用鋁量190kg、2025年達到250kg、2030年達到350kg,這無疑為鋁行業發展帶來了利好。

  國際熱點貿易摩擦和國際合作

  2017年,鋁業國際話題不斷,熱點不斷,最引人矚目的兩大熱點就是國際摩擦和國際合作。

  貿易摩擦

  2017年以來,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對我國鋁行業實行了貿易保護主義和“雙反”調查等活動,對我國鋁行業造成了許多不利影響。

  2017年3月28日,美國商務部對我出口鋁箔產品啟動反傾銷反補貼調查;2017年4月27日,特朗普簽署備忘錄,要求美國商務部對包括來自中國在內的海外鋁產品進口展開專門調查(232調查);2017年11月28日,美國商務部對自中國進口的鋁板帶自主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其實,在這些貿易保護措施發生之時,中美兩國元首才剛剛達成“致力于互利共贏的中美經貿合作”的共識,但這些調查措施卻與中美之間的健康自由貿易相悖而行。我國真的有影響到美國的本土產業嗎?我們看一組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2017年前9個月,我國鋁材出口量僅占我國總產量的6.8%,并出現連續4個月的下降。實際上,我國鋁行業并非是一個出口主導型國家,鋁消費市場主要立足于國內。

  但面對一些貿易摩擦問題,我們該如何應對?我國商務部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均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并支持我國鋁企業開展一系列應訴和應對措施。對此,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表示,我國對國家貿易摩擦事件的處理并沒有很多經驗,但在國家協調和企業積極應對下,是完全可以成功解決的,如洛陽萬基鋁加工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在歐盟對中國鋁箔的反傾銷案調查中應訴成功的案例,因此,我國鋁企業應積極應對國際貿易摩擦。

  這里必須要強調的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濫用貿易救濟手段來維護本國產業,將會引起逆全球化思潮,甚至打亂正常世界貿易秩序,損害多方利益。因此,鋁行業的貿易摩擦,我們有理由反駁,也有理由堅決反對!與其相互對立,何不共同攜手共進,相向而行,達成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共識,共同促進全行業健康、穩定發展。

  國際合作

  從資源角度來看,全球鋁土礦資源相對充足,按目前全球的鋁消費量來計算可實現開采100~200年。而我國作為鋁業大國,鋁消耗量占全球首位,但與之相反的是,我國的鋁土礦資源主要是沉積型鋁土礦床,僅占世界鋁土礦資源3%,氧化鋁的產量卻占到了全球的51%。因此,可以說我國鋁土礦資源并不富有,且十分緊張。

  在我國“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中國企業國際產能合作步伐加快,中國與世界的合作交流更加緊密,行業間產能合作成為了許多企業未來的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為主投資的我國第一條海外氧化鋁生產線平穩運行;酒鋼集團公司與俄羅斯鋁業集團公司就牙買加阿爾帕特氧化鋁廠股權轉讓進行了簽約;忠旺集團成功收購了全鋁合金超級游艇制造商Silver Yachts Ltd的控股權;中鋁集團、南山鋁業、國電投、云南鋁業和錦江集團等企業在印尼、幾內亞、俄羅斯等國家的合作項目也在有序推進。

  這些項目的成功推進和實施對增強我國資源保障力,提升我國鋁業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在我國鋁企“走出去”的路上,也為一些國家帶來了實惠,奠定了穩定務實共贏的經貿合作關系,一個鋁業全球共享的資源戰略體系就此應運而生。






更新日期:2018-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