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博士網】 “中國廢鋁的回收周期已經到來,預計2017年前,中國廢鋁的產生量將以10%的速度增加,2017年以后將是廢鋁產生量加速的過程,每年增幅將達到15%甚至更多。”保定隆達鋁業有限公司副總裁郭軍輝日前在出席英國商品研究所(CRU)主辦的“2016年世界鋁業大會”時如是表示。
郭軍輝介紹,2000年是中國汽車黃金年,按照汽車10年~15年的報廢周期計算,至2015年底,應報廢的黃標車為1300萬輛,但實際報廢的汽車僅為280萬輛,僅占1.61%,2014年報廢汽車為220萬輛,占1.42%。這一報廢率遠低于了發達國家6%~8%的報廢率。“預計到2017年,中國汽車報廢量將達到1700萬輛,其中25%為玻璃、鋁等輕密度材料。”他說。
近年來,隨著國內廢鋁產生量的不斷加大,廢鋁進口量也在不斷下降。統計數據表明,2010年,廢鋁進口量達到頂峰285萬噸,隨后逐年下降,2015年進口量降至209萬噸,下降幅度接近30%;今年一季度,進口量為39萬噸,同比再度下降17.03%。與之相對應的是,國內自產鋁廢料不斷增加。2010年時,國內鋁廢料產生量為284萬噸,2015年,這一數字已經達到450萬噸,增長了近60%。目前中國國產廢鋁占總量的比例達到60%,進口廢鋁為40%。
談及廢鋁進口下降的原因,郭軍輝表示,一是由于國際與中國國內鋁價價格倒掛,限制了進口量;二是由于全球性制造業利潤空間下降,對利潤和成本的敏感度增加;三是全球再生鋁行業的精細化程度越來越高,廢料產品機會利潤消失;四是中國工業品報廢周期的到來,國內工業余料使用量不斷提升。
郭軍輝表示,隨著全民環保意識、資源循環利用意識提升,以及技術升級再生鋁產品應用領域擴大,中國再生鋁資源需求未來仍然穩中有升。而在中國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根據中國整體經濟規模和技術進步的速度,未來中國再生鋁行業也將保持持續的增長。
“預計最晚至2030年,中國的再生鋁產量占鋁總量比例將由目前的30%提升至70%。”